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中華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頁 > 專欄 > 社會公共財產不得侵犯
社會公共財產不得侵犯

2017-05-2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崔子研

資深公益人

崔子研/文

據新華網西安4月27日報道,針對陜西省合陽縣黑池鎮(zhèn)蔡苜村原黨支部書記違規(guī)轉讓村希望小學的問題,合陽縣紀委已分別對該鎮(zhèn)黨委書記、鎮(zhèn)人大主任、包村領導、鎮(zhèn)紀委書記進行了誡勉談話。黑池鎮(zhèn)黨委、紀委分別作出決定,給予原黨支部書記魏趙平留黨察看一年處分、原黨支部書記魏學科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現任村黨支部書記馬增全行了誡勉談話處理。自華商網4月21日以“希望小學耗資36萬建成,變村干部私宅”報道此事,至問題查清并及時處理,僅僅用了6天時間,工作效率令人欣喜。

這一事件發(fā)現和處理,可以反映出,一是媒體監(jiān)督非常必要、十分有效;二是規(guī)定紀律問題有違必究、保持高壓。而更為重要的是表明了社會公共財產姓公不姓私,必須依法保護。

依據《刑法》第九十一條,公共財產是指下列財產:(一)國有財產;(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三)用于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yè)的社會捐助或者專項基金的財產。蔡苜村希望小學是用捐贈財產和集體財產(或國有財產)建成,是不折不扣的公共財產。

希望工程實施規(guī)則規(guī)定,希望小學如需撤并,要堅持“兩個不丟”的原則,即希望小學校牌不丟、希望小學捐贈財產不丟。希望小學的動產部分,要并入新的學校;不動產部分,要在保證公共教育資源不流失的前提下,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縣級希望工程實施機構共同提出置換、處置方案,且處置后的資產須用于當地公共事業(yè),并經縣級以上政府批準,報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希望小學的資產并入新學校后,新學校仍以原希望小學的名稱冠名或一所學校兩塊牌子,并在新學校的顯著位置豎立愛心碑記,銘記捐贈人捐資助學的善舉。

蔡苜村希望小學不管是否繼續(xù)辦學還是改作其他用途,財產性質并沒有改變。蔡苜村兩任原黨支部書記未按希望工程規(guī)定處置捐贈財產,也未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處置集體財產,未履行任何法律手續(xù),就將學校讓渡給私人,違規(guī)違紀是明確的。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但這類事情并不會是最后一個。最重要的誤區(qū),就是人們缺乏對公共財產的認識,好像事不關己,實際是損害了公共利益、大家的利益。尤其是捐贈財產,不論是捐給政府還是捐給集體,始終是公共財產,不是無主財產、私有財產,即使進行置換,置換所得財產也必須用于公共事業(yè)。

社會公共財產需要公共關心,需要依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