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獲得企業(yè)成功,實現物質滿足后的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開始在不斷地問自己:當初為什么創(chuàng)業(yè)?人生只是為了過上好日子嗎?自己已經衣食無憂了,為什么還要去那么努力賺錢呢?可這一切都得到滿足了,我又該為了什么去奮斗? 1995年的一次經歷,讓翟美卿對人生終極目標的思考更加強烈?!坝信笥褜ξ艺f,廣東粵北石灰?guī)r山區(qū)很貧困,那里的孩子上學往返要走4個小時的山路,希望我能去那里捐建一所學校。我當時就拿出30萬元,在那里建了一所希望小學。直到我去參加小學的落成典禮時,才真正被震撼了??吹胶⒆觽兏F困的生活,看到他們臉上蕩漾著第一次在家門口有了自己學校的那種喜悅,孩子們圍在我身邊表現出發(fā)自內心的感激之情,都讓我非常感動。這次捐資助學的經歷,使我的人生觀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p> 而經歷了第一次慈善之旅后,困惑的翟美卿開始頓悟:“當時有些困惑的我在香港思索,想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來了又去了,到底做了些什么?有些人活著是為了名,有些人則是為了利,我又為了什么呢?當然,做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利稅,給社會解決就業(yè)問題,但是,這些并不能代表做企業(yè)就實現了自己的社會責任。而經歷過慈善之后我忽然明白了,其實,生活原本是簡單的,一個人的發(fā)展過程,就是對自己不斷提升的過程,就是不斷給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的過程。很多時候就是一種平衡和不平衡之間的轉換,最終達到和諧狀態(tài)。當你擁有了一定的財產之后,就應該給善留下真實的痕跡?!?/p> 頓悟之后,翟美卿為自己、為丈夫以及整個香江集團布下了慈善之局。特別是她一手創(chuàng)辦中國首個非公募基金會,對中國家族式慈善的發(fā)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獲得財富后是提升人生境界 18歲棄學從商,21歲只身北上,24歲收獲人生第一桶金,在業(yè)內首創(chuàng)家居倉儲式銷售模式,掀起“金海馬”旋風,連續(xù)八年(2004-2011)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榮獲全國十大杰出女企業(yè)家稱號。 創(chuàng)造諸多奇跡和頂著諸多光環(huán)的翟美卿在現實中并不是一個女強人,正如她自己所說,“我首先是一個女人,而且是一個溫柔的女人”。她皮膚白皙,明眸皓齒,她的嘴角總是掛著一抹溫柔的笑意。 1990年,結婚一年的翟美卿和丈夫到深圳發(fā)展,香江集團以及旗下從事家居連鎖經營的金海馬集團就是在那個時候創(chuàng)立的,不到兩年時間,他們就把自己的家居商場發(fā)展到了8家,幾乎占據了整個深圳的家居市場。而今,香江集團已經發(fā)展成為在家居生產流通、房地產、能源資源等諸多領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跨地區(qū)多元化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yè)集團。 翟美卿總是認為自己的成功是因為改革開放的那個時代。站在財富高峰的翟美卿在短暫的困惑之后明確了新的人生目標:“我覺得當一個人擁有了足夠的財富之后,就不該僅僅停留在對財富的追求上了,剩下的應該是尋求精神上的滿足,提升人生的境界。做企業(yè)是我的事業(yè),那么賺了錢以后把錢花到適合的地方去幫助別人,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更高一層次的事業(yè)。做企業(yè)很開心,做慈善的時候更開心,這是更高層次的人生境界?!?/p> 在翟美卿的影響下,香江集團從1992年以來,已經走過20多年的慈善歷程,先后為捐資助教、扶貧賑災等社會公益事業(yè)捐款捐物達8億多元,實踐了一個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辦好實業(yè)、回報社會”的企業(yè)宗旨與社會理想。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001號 從1998年開始,翟美卿率領香江集團積極投身光彩事業(yè),在老、少、邊窮地區(qū)興辦了多個光彩大市場,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yè)、幫助貧困地區(qū)發(fā)展經濟,共吸收就業(yè)人口30多萬?!斑@過程中收獲的經驗和成就感,讓我有了需要把公益作為事業(yè)去經營的想法。正好2005年初國家民政部有了相關的政策,我們馬上在民政部注冊了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钡悦狼湔f,“人活一世,只有短短幾十年,空手而來也將空手而去,留下的應該是實際的痕跡而不是虛名,如果整天被虛名所累,人生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從那時起,我就想到必須要專門搞一個公益部門或者機構,只有那樣,做公益有了指導性的方向,而賺錢也就有了新的動力?!?/p> 從1995年開始,翟美卿多次到國家有關部門咨詢,但是礙于成立基金會所需要的政策條件不成熟,事情始終都沒有實質性進展。 2004年2月4日,國務院第39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允許私營企業(yè)設立非公募基金會。這為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的出現提供了法律依據。 翟美卿第一個向民政部提出申請,第一個遞交表格。同年6月1日,新的《基金會管理條例》開始實施的同日,翟美卿就拿到了民政部允許香江集團成立國內首家國家級非公募基金會——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的批文。 “申請材料送上去后,我就把第一筆5000萬元資金打到了基金會的賬戶上,當時受到了民政部有關領導的好評。他們說,這是在推動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钡悦狼涞脑O想是,基金會的資金經過運作后將會有一定的增值,每年將拿出本金總額的8%用于捐贈,而捐贈范圍主要是用于助學等常規(guī)捐贈。 有公益界專家預測,隨著國家“001號”非公募基金會——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的正式成立,未來十年,由私人或民營企業(yè)發(fā)起設立非公募基金會將成為一個熱潮,并對中國慈善公益事業(yè)產生深遠影響。 作為中國第一個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聚焦教育、扶貧、扶孤和救災等一系列慈善事業(yè),積極探索基金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致力于幫助受關注的困難人群。其廣為人知的“五個1000”計劃——即爭取5年時間內建立1000個愛心圖書室、幫助1000個貧困家庭、助養(yǎng)1000個孤兒、資助1000個貧困學生、發(fā)動1000個義工——現已基本完成,部分項目已遠超預期目標。 探索公益新模式 翟美卿認為,一個企業(yè)家、富豪或者公民,如果想持續(xù)做公益慈善,僅僅捐錢是不夠的。錢如流水,總有枯竭的一天,做公益慈善事業(yè),一定要知道怎么去把錢真正地用好、用對、用到更有意義的地方去。翟美卿認為改變弱勢群體的地位要靠教育和培訓。認為“給他一條魚,不如給他一盆小魚”,造血式的慈善遠遠優(yōu)于輸血式的慈善。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一直致力于帶動公益戰(zhàn)略的轉型,積極做一些互動式、標準化公益模式的嘗試,探索2.0時代的創(chuàng)新公益方式。 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從成立之初就認真而仔細地切入了社會中最需要關注和幫助的人群,時刻關注著社會的完善、發(fā)展和變化,隨時調整著公益的方向。在管理上為加強規(guī)范化和透明化,翟美卿在組織成立基金會時便制定了一套清清楚楚的流程和制度。翟美卿覺得,管理基金會同企業(yè)的經營和管理一樣,需要在遵守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對投資人和員工負責,做好企業(yè)的發(fā)展計劃和財務管理,促進企業(yè)資產的保值與增值,確保投資者在企業(yè)中的基本利益的實現?;饡枰凑胀顿Y人的要求將善款用于相應的社會捐助,并聘請專業(yè)的審計公司做財務審計和報告,這是對“投資人”的基本責任。 翟美卿要做更專業(yè)的、更有效的慈善事業(yè)。她想讓社會知道,擁有財富的企業(yè)家和家族,是如何公正、公道地實踐自己的財富來自社會、回饋社會的承諾,他們是如何通過嚴格的程序,將本身擁有的財富脫離自己,成為被社會監(jiān)督、管理和使用的公共財富。 如何對待財富,翟美卿認為自己的心態(tài)對企業(yè)而言至關重要:她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企業(yè)文化,企業(yè)文化影響更多的人,從企業(yè)的員工,到員工的家庭,再到整個社會。在翟美卿眼中,她并不覺得自己有多么偉大,她做慈善的初衷很樸實,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心態(tài)好,不貪心——不要以為錢是自己的,就可以控制什么。翟美卿堅信,有錢的民營企業(yè)應該帶頭去做慈善?!叭绻粋€人一直都是物質的人,錢很多,精神很貧乏,他沒有擁有真正的財富”。 “我希望我、和我一樣擁有巨額財富的同事,去影響家人、家族,進而影響到企業(yè)文化,再通過企業(yè)文化甚至家族文化影響周圍的社會和人。作為國家和社會的一個細胞,做一個看起來‘很大的公民’,這是我們的責任。”翟美卿說。 (張曉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