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dǎo)航 | 標題導(dǎo)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公益新力量
   第03版:公益新力量
   第04版:公益新力量
   第05版:公益新力量
   第06版:公益新力量
   第07版:
   第08版:公益新力量
   第09版:公益新力量
   第10版:公益新力量
   第11版:公益新力量
   第12版:公益新力量
   第13版:公益新力量
   第14版:公益新力量
   第15版:公益新力量
   第16版:寄語2013
守護艾滋孤兒
在WWF實現(xiàn)環(huán)保夢想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公益新力量

第03版
公益新力量

第04版
公益新力量

第05版
公益新力量

第06版
公益新力量

第07版

第08版
公益新力量

第09版
公益新力量

第10版
公益新力量

第11版
公益新力量

第12版
公益新力量

第13版
公益新力量

第14版
公益新力量

第15版
公益新力量

第16版
寄語2013

新聞內(nèi)容
2013年02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世界自然基金會對外聯(lián)絡(luò)總監(jiān)荊卉
在WWF實現(xiàn)環(huán)保夢想

    ■ 本報記者 張明敏

    荊卉,和所有做傳播的一樣,口齒伶俐、語速很快、思路清晰。這個2004年從英國華威大學(xué)畢業(yè),于次年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對外聯(lián)絡(luò)部的女生,和她的團隊已走過8個年頭,打造了WWF不少傳播品牌項目,其中以“地球一小時”最為有名。采訪中荊卉說的最多的就是“在WWF找到了工作的最高契合度”。

    緣于一本雜志

    荊卉與WWF的淵源還要從一本雜志說起。

    “2001年我在一本時尚雜志上看到一篇對WWF傳播官員的專訪,文章不僅介紹了這個全球生態(tài)保護組織,也讓我對‘公益志愿者’這個身份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文章結(jié)尾處提到WWF在招募志愿者進行翻譯工作,我馬上發(fā)郵件進行聯(lián)系,并且迅速得到了回應(yīng)。在做了幾次筆譯后,有一天突然接到電話,問我周末可否去為一個野生物保護的會議做口譯,我不假思索地答應(yīng)了。到了會上才發(fā)現(xiàn),發(fā)言和討論中涉及到很多專業(yè)詞匯,如‘紅豆杉’、‘鹿茸’、‘麝香’,平時都接觸不到;別說翻譯了,對外行來說,聽懂其中的道理都不容易?!鼻G卉說。

    “還說給WWF做翻譯,這幾個詞都不會?!鼻G卉自嘲道。

    但當(dāng)時有一個來自香港的WWF成員,在翻譯上給了她很多幫助。團隊中這點很吸引她。

    “有時一個人就代表著這個組織的文化。慢慢我就喜歡上了WWF的文化?!鼻G卉說。

    2005年,荊卉正式加入WWF,也開啟了她的地球環(huán)保公益夢。很快,荊卉成為了WWF傳播部門負責(zé)人,并一直擔(dān)任至今。

    理念契合度

    WWF于1980年以保護大熊貓項目進入中國。荊卉坦言當(dāng)初WWF的傳播做得非常少,能在戶外看到的好像就一個。

    “2005年,北京國貿(mào)附近只有一個兩邊對著門的WWF廣告。后來,WWF開始意識到傳播對于一個國際組織的重要性,有時甚至能夠改變?nèi)藗兊纳盍?xí)慣?!鼻G卉說。在此后的8年時間里,WWF在傳播領(lǐng)域投入很多人力物力,這幾年最有影響力的傳播要屬“地球一小時”。

    “2009年,WWF第一次作‘地球一小時’,熄燈的主會場是在鳥巢、水立方。其實大多工作人員都是志愿者,WWF只有一個全職員工。那個時候我見證了這個團隊的成長,那是我最幸福的時刻。”荊卉說。

    荊卉覺得她找到了與自身價值契合度很高的地方,愿意為WWF在中國乃至全球的環(huán)保事業(yè)作出貢獻。

    “一個人能夠通過工作很好地實現(xiàn)自身價值是一件很幸福的事。WWF能給我在這里試錯的機會,因為只有這樣個人才能得到成長。同時,傳播對于一個國際組織來說非常重要,既要考慮提升公眾意識,又要找到辦法能夠彌合和公眾的理念鴻溝,這種理念和革新都是非常重要的。”荊卉說,“中國既面臨著生態(tài)保護的挑戰(zhàn),也有促進全球保護的機遇。而中國公眾環(huán)保意識的提升以及在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上的作為,不僅能夠促進綠色中國的發(fā)展,也對全球保護起到重大的推進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生態(tài)保護這個行業(yè)以及在WWF從事環(huán)保傳播這個行業(yè),能夠讓我離夢想更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