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慈善排行榜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10版:趨勢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國際 案例
   第14版:國際 觀點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人物
全球數百位CEO共商可持續(xù)發(fā)展話題
宜農貸:萬里行扶貧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慈善排行榜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趨勢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國際 案例

第14版
國際 觀點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人物

新聞內容
2013年03月2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宜農貸:萬里行扶貧

    “宜農萬里行”在當地借款農戶喬愛萍家中

    2009年,宜信公司創(chuàng)辦的“宜農貸公益理財助農平臺”(以下簡稱“宜農貸平臺”)正式上線。宜農貸平臺通過和貧困地區(qū)的公益性小貸機構合作,通過互聯網,將需要借款農戶的照片、借款用途及信用狀況等資料上傳至宜農貸網站;在平臺另一端,有愛心、有富余資金的出借人,會直接選擇希望幫扶的農戶出借。這一公益創(chuàng)新,為中國的小額信貸扶貧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宜農貸”模式。

    鹽池的“婦女貸款”

    3月6日,由宜農貸平臺上的愛心出借人、媒體記者等組成的“宜農萬里行”團隊一行14人抵達了鹽池火車站。新修的火車站是小城里的氣派建筑,但這里只經停5班過路車。

    鹽池地處黃土高原東部,干旱少雨,土地多為鹽堿地或荒漠,常年風沙,自然條件惡劣。雖然這里出產馳名中外的灘羊,但經濟發(fā)展一直滯后,人均收入僅4000余元。擺脫貧困始終是這里發(fā)展的要務。

    縣城鮮有外來人口,“萬里行”一行人顯得很扎眼,出租車司機們好奇地詢問他們是來做什么的。當得知“萬里行”團隊是專門給當地農民做小額貸款的,這些出租車司機立馬回應道:“你們說的是‘婦女貸款’吧?這邊農村很多人都借。”他們口中的“婦女貸款”正是由我們要去拜訪的宜農貸合作機構——寧夏惠民小額信貸有限公司運作的項目。它在當地的知曉度讓我們很驚訝。

    寧夏惠民小額貸款公司成立于2008年,前身是鹽池縣小額信貸服務中心,后為擺脫資質等可持續(xù)發(fā)展瓶頸,由三家NGO組織(香港嘉道理基金會、愛德基金會、寧夏扶貧與環(huán)境改造中心)和另外兩家企業(yè)共同出資,在自治區(qū)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轉制成為小貸公司。但轉制并未改變其公益性小額貸款的屬性,顯著特點是,寧夏惠民提供的貸款只貸給農民,平均額度在2萬元左右,利息也顯著低于商業(yè)性小貸公司。收益除覆蓋高昂的運營成本外,結余部分也主要投入于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舉個例子,商業(yè)性小額貸款公司,1億資金可能只做一、二十筆業(yè)務,我們要做近萬筆。我們的成本和收益差異巨大?!睂幭幕菝褙撠熑她堉纹照f。

    即使轉制成了小額貸款公司,說起小額扶貧貸款發(fā)展的困難,龍治普提到最多的還是“缺錢”,“有需求的農戶太多了,但現有的資金量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鹽池的業(yè)務發(fā)展起來了,很多農戶都受了益。但我們還想向更窮的同心、固原發(fā)展。但是資金太緊缺了”。惠民小貸的困境也代表了公益性小貸行業(yè)的普遍狀態(tài)——資金瓶頸是制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障礙。

    打造小額扶貧新模式

    宜農貸平臺為公益性小貸機構以及它們服務的貧困農戶打開了一個新的資金渠道。

    目前,通過宜農貸平臺提供的資金已經成為了惠民小額貸款公司除寧夏國開行開發(fā)性貸款以外的第二大資金來源,而且平臺提供的資金成本遠遠低于其他融資方式,僅為3%(愛心出借人和平臺分別象征性地收取2%和1%)。

    宜農貸和惠民公司的合作方式是,由惠民公司從借款農戶中,選擇符合宜農貸幫扶目標的借款農戶,由村級信貸員對其進行信用審查。對于符合條件的借款農戶,在征得農戶同意并簽署相關協議后,會將農戶照片及借款資料提交至宜農貸平臺。由于農戶借款都是投入到養(yǎng)羊、種植等生產經營項目,有很強的時效性,而宜農貸平臺向愛心出借人的籌款需要一個周期。為滿足農戶的借款的時效需求,對于符合條件的借款農戶,機構會將借款先行提供給農戶。在宜農貸平臺上籌款完成后,再將出借資金提供給機構。

    這一從實際出發(fā)的創(chuàng)新做法,既滿足了農戶的快速借款需求,又大大加強了機構資金的使用效率。

    確保借款人的資金安全是宜農貸平臺工作的重中之重。

    平臺的風險控制,首要是嚴格選擇合作機構。宜農貸合作的機構,首先必須保證公益性;其次要有嚴格的風險控制體系和完善的治理結構,還要有可追溯的良好運營歷史。對借款農戶的信用審核,一般采用“五戶聯?!蹦J?。具體做法是,五戶有借款需求的農戶結成一個聯保小組,互相承擔連帶責任。依靠鄉(xiāng)土和人情維系的中國農村社會普遍具有很強的內聚力,鄉(xiāng)鄰之間深入了解、互相依賴。五戶聯保模式可以天然地將信用不好的人排除在外。

    比如,哪個村民不務正業(yè),或有賭博之類的惡習,是無法找到其他村民一起聯保的。而村級信貸員本身就是本鄉(xiāng)甚至本村人,對于區(qū)域內借款農戶的情況非常了解,這也充分保證了信用審核的有效性。截至目前,通過宜農貸平臺完成的借款總額已近3500萬元,還款率100%。

    宜農貸另外一個特點是只借錢給貧困婦女。從國際經驗看,婦女相對有更好的信用意識。而且,婦女借款實現生活改善后,會將收入主要投入于家庭生活改善和子女教育。面向她們的借款,幫扶意義更大。而惠民公司的借款用戶中,96%以上也同樣都是農村貧困婦女。(白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