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趨勢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1版:專題
   第12版:人物
   第13版:國際 案例
   第14版:國際 觀點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社會組織如何應對捐贈落差
岷縣震后救援社會組織問答
一支草根組織的災后救援成長記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趨勢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人物

第13版
國際 案例

第14版
國際 觀點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13年08月0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一支草根組織的災后救援成長記

    在國際人道援助憲章中,特別指出,盡力利用當?shù)啬芰斫碾y應變方案。在壹基金聯(lián)合救災的行動中,受災的村民同胞一樣也是救災行動的主人,他們正以各種方式參與救災

    “當我遞過一瓶礦泉水給那名群眾,他喝下第一口后說‘真甜,我4天4夜都沒喝上水了’,當時我心里真難過。”劉建飛對《公益時報》記者說。

    劉建飛是海南陽光義工團的一名普通義工,這是海南省最大的尚未注冊的民間草根組織,目前擁有義工200人左右。

    此次四川蘆山和甘肅岷縣地震中,海南陽光義工團團長劉建飛帶領該組織分別募集到48萬元和25萬元善款和物資,奔赴災區(qū)參與救援,在災區(qū)日子里的所聞、所見,令他很感慨,他說,“這是一支地道草根組織的震后救援成長路?!?/p>

    快速響應 找到救災盲點

    “蘆山和岷縣地震發(fā)生后,我們也啟動了自己的應急響應,通過之前聯(lián)系的微信平臺號召大家進行捐款,兩次地震在短時間內(nèi)我們分別募集到了48萬和25萬的善款,購買了災區(qū)生活必須品(食品、帳篷)等,一行數(shù)人在震后第三天就抵達了災區(qū)?!眲⒔w說。

    作為一個海南省的義工組織,想要在短時間內(nèi)兩次地震共募集到近80萬的善款并非易事。他向記者坦言,自己的身份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劉建飛現(xiàn)在是海南陽光義工團的義工,同時也是海南省工商聯(lián)青年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在商業(yè)的影響力加之義工團之前的口碑使得他很快募集到了數(shù)十萬的善款。

    “這些款項我覺得也不完全是個人身份在起作用,災區(qū)的實際情況加上義工團早期的公益行動使得募款很順利?!眲⒔w說。

    在災區(qū)救援過程中,如何尋找災區(qū)盲點成為這只遠道而來的海南隊伍的主要任務。

    “政府去過的,我們也去但不作為主要的,我們想找到些政府救援的盲點,那里的群眾此時正是急需要被救助的,結(jié)果我們找到一個偏遠村落,群眾有的幾乎4天4夜沒有喝過一瓶水。這里的百姓就等于沒有救援!”

    說到為何會有這些盲點時,劉建飛認為,和政府接收和下發(fā)救災物資環(huán)節(jié)過多、媒體對于災情報道輕重程度等都有關(guān)系?!叭罕妼τ诎l(fā)生在前的災害就猛烈捐款,而后的災難捐款較為平淡,這就是一種災難消費,媒體在蘆山進行了大量報道后,對于接連而來甘肅岷縣地震在報道戰(zhàn)場轉(zhuǎn)移上來不及,畢竟報道也是需要投入和準備的。”劉建飛說,“多次災難之后不管是政府、民眾、媒體都略顯疲態(tài)?!?/p>

    學會溝通協(xié)作

    作為地道的草根組織,海南陽光義工團之前也參加過不少救援,對于他們來說,到災區(qū)去就必須要和當?shù)卣虿块T打交道,這種打交道的過程令劉健飛有些五味雜陳。

    蘆山地震后,劉建飛就認為政府對于物資分發(fā)的響應速度有些慢。接著,一件令他更上火的事情發(fā)生了。和他一起來救災的隊員,裝著兩大卡車物資來到災區(qū)為災民分發(fā)物資,卻因為過于草根的救災身份被當?shù)卣块T質(zhì)疑,最終這一次的救助不歡而散。

    “當時抵達災區(qū)后就準備給災民分發(fā)物資,但當?shù)卣疄榱伺乱鹑罕姾鍝?,希望我們將物資給到他們代為轉(zhuǎn)發(fā),兩邊僵持不下,最后被約請談話,這令我不能接受。”劉建飛說。

    雖然那次分發(fā)救災物資令大家不快,“但大部分時候跟政府部門的溝通合作效率還是挺高的。”

    就在甘肅岷縣救援的同時,甘肅天水市又突發(fā)泥石流,劉建飛的隊伍又緊急調(diào)配物資趕赴天水,在天水當?shù)赝ㄟ^朋友找到兩名在政府宣傳部門工作的工作人員,他們很快滿足了救援隊伍的要求,將物資順利分發(fā)給災民手中。

    “雖然找的這兩名災區(qū)政府工作人員是我的朋友,但我更愿意把救援地政府視為我的朋友?!眲⒔w說。

    如何與政府部門更好地溝通協(xié)作、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guān)系,如何找準自己的位置、有效救援,不止是海南陽光義工團,也是眾多愿意參與救災的草根組織要學習的功課。

    (本報記者 張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