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影響2014中國公益100人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國際 案例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2015全國高校論壇
綠夢鴨公益社啟動萬名學子創(chuàng)業(yè)行動
你為社會做奉獻
我們向你表敬意
IBM助力現代化救災模式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影響2014中國公益100人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國際 案例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15年02月0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捐贈科技救災平臺服務項目
IBM助力現代化救災模式

    近日,IBM—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中國民間災難應對信息平臺”服務捐贈項目成果匯報會在京召開,IBM將“中國民間災難應對信息平臺”的重要功能交付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

    據IBM中國區(qū)公眾事業(yè)合作部負責人梁偉娜介紹,2014年,IBM通過服務捐贈項目投入近3500人小時實施可視化社會大數據解決方案及移動應用,支持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中國民間災難應對信息平臺”的功能開發(fā)和實施上線,協(xié)助搭建了一個為整合救災信息資源、增進信息透明完整、便利多方協(xié)調互動、提高救災響應效率而生的科技救災平臺。

    其實早在2013年4月,雅安地震后,IBM志愿者就曾協(xié)助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下屬救災聯盟成員益云,在雅安地震24小時內成功上線益云救災地圖網頁版。后期,IBM在益云救災地圖的基礎上,幫助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中國民間災難應對信息平臺”項目確認愿景等。

    據了解,從技術層面,IBM—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中國民間災難應對信息平臺”服務捐贈項目,是在科技救災領域,以“大數據”和“移動”技術為特點,助力打造最前沿的互聯網眾包地圖應用,從而實現聯動救災、提高救災響應效率的一個項目。

    從功能層面,“中國民間災難應對信息平臺”服務捐贈項目,重點開發(fā)災情信息處理、災情數據分析、救災組織協(xié)作、個性化地圖模板制定以及手機端移動應用五大功能群,可以在緊急救援、過渡安置以及災后重建等各個階段,支持受災者、政府、公益救援組織、媒體和公眾等多元用戶的使用需求。

    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秘書長胡廣華表示:“‘中國民間災難應對信息平臺’服務捐贈項目將‘大數據’和‘移動’等科技元素更有效地融入到救災工作中,通過科技手段提高災害響應能力和增強公益組織在災難響應中的有效協(xié)作,助力形成具有科技特色的中國民間現代化協(xié)作救災模式。

    IBM—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中國民間災難應對信息平臺”服務捐贈項目,展現了IBM“責為本,業(yè)相融”、“專長服務社會”以及“協(xié)作創(chuàng)新公益”的企業(yè)社會責任理念。

    IBM大中華區(qū)品牌及企業(yè)社會責任部總經理耿晨表示:“IBM認為,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的最佳途徑就是將其社會責任與成長戰(zhàn)略融合。‘中國民間災難應對信息平臺’服務捐贈項目,契合了IBM引領進步、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企業(yè)責任理念,也是IBM主動應對災難、進行科技救災的一種展現。去年,IBM進入中國30年,今年我們已經走向了第二個30年。從‘Made in China’到‘Made with China’,IBM希望與中國社會各界進行良好協(xié)作,共創(chuàng)下一個輝煌30年!”

    (徐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