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shù)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專題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公益第一訪談
須加強登記管理隊伍建設
慈善組織認定難題待解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shù)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公益第一訪談

新聞內(nèi)容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慈善組織認定難題待解

    《慈善法》正式實施以來,各地民政部門陸續(xù)開展對慈善組織的認定工作。圖為深圳市民政局在本月初發(fā)布的新增慈善組織登記指引

    (上接08版)

    多地尚未開展慈善組織

    認定工作

    楊團表示:“《慈善法》及配套文件的密集出臺,其實對各地民政部門都是一種考驗,時間短、內(nèi)容多、任務重;在這種情況下,相比少數(shù)的一線發(fā)達城市,我國絕大多數(shù)二、三、四線城市此前公益慈善事業(yè)并不發(fā)達,無疑是普法計劃中的重點,理應由民政部牽頭,會同其他有關部門自上而下進行普法活動,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國家到省級、省級再各自為戰(zhàn),這樣的模式很可能在立法精神、法律細則、法律含義等方面的普及過程中出現(xiàn)斷層,導致普法效果大打折扣。本次我們聯(lián)合成都市慈善事業(yè)發(fā)展辦公室、成都市慈善總會等開展的‘2016《慈善法》解讀’活動,就是希望在各地方進行《慈善法》及相關配套政策的普及,成都是我們第一站,接下來我們還將在全國9個城市進行宣講?!?/p>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方之一,成都市慈善總會秘書長榮道清表示:“正是鑒于《慈善法》已經(jīng)頒布實施,但地方上無論是機構工作人員、政府工作人員等還存在很多不了解、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才合作開展這樣的普法活動,除此之外,我們還將開展其他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意在讓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慈善法》的內(nèi)容及其由來。但是,我認為民間機構的普及宣傳只是作為一種補充,普法工作的重要力量應該是政府,但這并不表示就單單是民政部門一家的事情,任何一部法律的出臺、實施都是多個部門之間相互配合完成的,《慈善法》也是一樣,它只是進一步明確了民政部門在公益慈善領域的主管地位,并且作為主要牽頭部門引導和管理,但要使得《慈善法》深入人心,除了民政部門,還需要各級宣傳部門、法制部門等共同努力,推動這部法律的普及推廣。”

    對于如何看待《慈善法》實施后對地方公益機構的影響時,榮道清說:“成都市慈善總會還沒有申請認定慈善組織,主要是因為成都市民政部門尚未開始進行慈善組織認定等工作,我們目前更多的還是按照出臺的相關法律文件進行積極準備,并且密切與有關部門溝通。我認為法律的落實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無論是職能部門自身抑或是社會組織都需要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進行相關調(diào)整、完善,這是必然要經(jīng)歷的一個陣痛期,成都慈善總會其實從2013年開始就已經(jīng)著手對自身運作模式進行不斷的調(diào)整,其中包括:以自身公募平臺為基礎開放公募權,為眾多慈善組織匯聚更多的社會資源;推動組織自身信息公開;推動募、用分離機制的建立,凡是涉及服務類項目,我們都與專業(yè)的社會組織合作,我們提供資金,社會組織提供專業(yè)服務。

    同樣,深圳社會救助基金會辦公室主任李遙興也表示:“目前我們還沒有進行慈善組織認定工作,因為深圳社會救助基金會是在廣東省民政廳注冊,但目前還沒有接到相關認定通知,9月26日、27日我們已經(jīng)在廣州進行了統(tǒng)一的培訓,主要內(nèi)容就是學習《慈善法》及相關配套文件?!?/p>

    楊團表示:“《慈善法》的出臺在中國公益慈善事業(yè)發(fā)展中是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即便是其仍有待完善的地方,但它為我國公益慈善事業(yè)發(fā)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任何事物的進步與完善都需要一個過程。《慈善法》才剛開始實施,現(xiàn)階段我們迫切要做的,其一,就是共同努力,推動《慈善法》在全國范圍內(nèi)更好地普及與實施;其二,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并找出原因,推動《慈善法》更快、更好地完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