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人物
   第12版:專題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探索人道法:公益理念進校園的典范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人物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6年11月0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探索人道法:公益理念進校園的典范

    青島二中的學生們在上探索人道法課

    教師培訓

    學生的人道法學習作品

    青島出臺的7個文件

    在“XXX從孩子抓起”這句話深入人心的當下,讓機構所致力的事業(yè)及其理念進入學校,是很多社會組織的愿望。但要實現這一點并不容易,“探索人道法項目”用十年時間走出了一條較為成功的道路。

    從2005年開始實施,截至目前已經有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10個?。▍^(qū)、市)近800家學校引入了探索人道法課程。實施項目不到3年的青島,已經覆蓋了全市10個區(qū)市、78所學校。

    作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中國紅十字總會聯合實施的項目,探索人道法課程究竟要傳播什么樣的理念?他們又是如何讓項目進入學校的?對于想要進入校園的公益課程又有哪些可以借鑒的地方呢?

    使命:

    推動機構理念傳播

    10月28日,青島二中。一堂觀摩課正在進行中。

    來自北京十九中的李靜老師向學生們提出一個問題:見到校園欺凌你會怎么做,圍觀、走開、加入,還是制止?

    短暫的思考后,10名學生選擇了走開,8名學生選擇了圍觀,4名學生選擇了制止,沒有人選擇加入。

    李靜并沒有對孩子們的選擇作出評價,而是告訴他們這些問題沒有唯一正確或真正簡單的答案。

    隨后,李靜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選擇組成小組,就選擇的原因及利弊進行了討論。

    這是一堂看似普通的觀摩課,但其實并不普通:它不是學校課程體系里的內容,也不是班會、思想品德教育,而是“探索人道法”課程中的一節(jié)——旁觀者的兩難困境。

    而聽課的則是參加當日舉行的2016年“探索人道法”項目經驗交流會的,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內蒙古等12個?。▍^(qū)、市)探索人道法核心師資,以及教育部門、紅十字會、試點學校的相關負責人。

    這一課程來源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合作,共同為13至18周歲的青少年設計的一項全球教育項目。

    “在全球范圍內,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已經支持60多個國家開展了這一項目。項目自2005年起在中國試點并開展,已走進了10個?。▍^(qū)、市)?!奔t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qū)代表處合作主管諸葛羅素表示。

    “宣傳國際人道法、紅十字運動基本原則是我們的使命之一,這是在中國紅十字會章程里列明的?!敝袊t十字會總會青少年與志愿服務處副處長張灝強調。

    關鍵:

    與教育主管部門合作

    雖然相對于一般的公益機構,紅十字會系統顯得較為龐大,但與教育系統畢竟是兩個系統,將人道法推廣到學校并不是那么容易。參與項目的各方均表示,實施這一項目,無論如何離不開教育行政系統的支持。

    “我來聽課就是要弄懂探索人道法課程的內容,有什么意義,好回去說服教育廳領導。沒有他們的支持,進學校是很難的?!标兾魇〖t十字會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作為項目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張灝則表示:“我們的項目都是要求當地紅會和教育行政部門一起申請,以地區(qū)為單位開展試點的?!?/p>

    而一旦有了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項目的實施進程便會大大加速。這一點,青島的表現尤為突出。

    據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姜元韶介紹,青島試點探索人道法項目自2014年啟動以來,市、區(qū)兩級紅十字會和教育行政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推動,已在青島連續(xù)開展了三期探索人道法師資培訓班,累計培訓了10個區(qū)市78所學校的83名項目師資,實現了項目區(qū)市全覆蓋。

    此外,青島市教育局和青島市紅十字會還聯合就項目出臺了7個正式文件。

    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離不開探索人道法課程與當地教育理念的契合。

    一方面,為了加強素質教育,所有的學校都被要求開展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與其我們自己到處找東西,不如用探索人道法現成的課程體系?!奔t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qū)代表處高級項目官員葉英華曾碰到一位參與項目的老師這樣說道。

    另一方面,青島作為重要的港口城市,目前正在推進教育國際化的理念,而探索人道法課程的國際視野毋庸置疑。2016年,青島市教育局將探索人道法項目列為教育國際化工作推進的重點項目之一。

    只要找到公益理念和教育系統的目標一致的地方,得到認同也就不是那么難了。

    重點:

    為授課老師打開大門

    進入學校只是第一步,要想把課程開好,離不開授課老師的工作。培訓和支持就成了探索人道法項目實施的重點。

    “師資問題是項目推進速度的關鍵因素。探索人道法教育沒有大量的知識記憶,沒有給定的標準答案,沒有傳統的考試,實施的是探索式教學,老師能不能上好課是個問題。”張灝強調。

    據張灝介紹,在2014年至今的3年時間里,已經連續(xù)支持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等地開展師資培訓班16期,培訓探索人道法師資526名;開展師資研討班1期,經驗交流會2期,參與人數341人次。

    來參加培訓的既有思想品德或政治教師,也有德育科目以外的任課教師,還包括心理教師、體育教師以及校醫(yī)等。

    試點以三年為期,第一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中國紅十字總會作為項目發(fā)起方會提供全部的資金和培訓技術支持,第二年會提供部分資金和培訓技術支持,第三年則只提供培訓技術支持?!澳康氖鞘鬼椖磕軌蛘嬲诋數乜沙掷m(xù)發(fā)展?!睆垶畯娬{。

    在培訓之外,最近幾年項目還每年舉行經驗交流會,讓老師們可以到一起交流教學方法及各地經驗。

    老師們經過實踐已經逐漸成長起來。此次交流會上,來自上海的朱弘、青島的孫華瑩、總會的陳書功就獲頒了項目培訓師證書。

    “像上海這樣的已經可以自己做培訓了?!睆垶硎尽?/p>

    有了老師,還要有課時。這一點并不容易,并不是所有參與培訓的老師在學校里都正常進行了探索人道法教學。

    大多數老師都是在學校的選修課、拓展課上帶領學生學習人道法課程,課時有限。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把原來課程的36課時壓縮為8課時、12課時。”張灝表示。

    目標:

    讓學生在課程中成長

    無論是紅會、教育行政系統,還是學校、老師的努力,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學生。對于這門不屬于升學必須的課程,學生們接受嗎?

    北京文匯中學的陳立新老師就表示:“人道法課程不屬于中考課程,在重視中考的學校,學生們自己也不重視,課堂上容易出現嬉笑、散漫的情況?!?/p>

    融入學生日常生活成為老師們的共同選擇。上海鞍山初級中學的萬銳老師表示:“學生生活中免不了會有沖突,了解人道主義,形成規(guī)則意識是十分有必要的?!?/p>

    對課程的本地化改造成為一種必然。小組活動、課本劇、游戲等教學形式都被鼓勵用于教學。朱弘老師就帶著學生設計了一款“探索人道法”飛行棋,幫助玩家了解人道規(guī)則的游戲。

    上大課、講知識的簡單形式是無法起效的,要想將公益理念融入學生認識中,就必須把它當一門課程去研究。

    更重要的是,知識不再是唯一目標,培養(yǎng)學生思辨的能力、豐富的情感成為重點。“通過別具特點的教育方式,不斷拓展學生對世界的認知、鍛煉學生的能力、影響學生的態(tài)度、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產生影響。”張灝強調。

    姜元韶則認為:“通過開設探索人道法課程,幫助青少年樹立了‘尊重人的生命和尊嚴’的理念,引發(fā)了他們對時事的興趣,使他們能從人道視角去觀察和思考國內國際的各種事件,并激發(fā)了青少年對于社會的關注,鼓勵其參加社區(qū)活動并幫助易受損群體?!?/p>

    這些效果已經顯現,萬銳就欣喜地發(fā)現:“很多孩子都變得很暖。”

    青島二中的學生的表現同樣突出,他們中有在網上發(fā)起眾籌給家鄉(xiāng)修路的;有跟隨外派的父親前往緬甸救助難民,回到學校后在“探索人道法”課堂上分享經歷的;還有利用暑假前赴尼泊爾參與當地人道服務的……

    循著探索人道法項目的實施路徑,希望有更多機構的公益理念課程進入校園,真正實現公益慈善從孩子開始培養(yǎng)的目標。

    ■ 本報記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