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于俊如 截至11月26日8時 11月18日晚上,從北京到長沙開會的視力殘障人士徐女士遭遇了尷尬一幕。她帶著導盲犬“呆萌”和一些朋友來到長沙坡子街火宮殿門口,卻被保安攔了下來。因為該店有規(guī)定,顧客不得攜帶寵物入內。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徐女士報了警。警方到場協(xié)調后,店方最終才讓徐女士帶著導盲犬進入店內。這已不是“呆萌”第一次在公共場所被拒。 有網友表示不理解:“換個能進去的店不就行了?等兩個小時,就為進去消費,還杠上了,想說明什么?有能耐?” 但是,徐女士說,她此次堅持要帶著導盲犬進入店內,其實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導盲犬是可以正常地進入公共場所的,從而保障視覺障礙者能夠享受與其他人平等的權利。 最終,在民警的調解下進入店內消費。徐女士說,他們進入店內后,導盲犬就安靜地躺在他們的飯桌下,不會騷擾到他人。在平時,只要它穿上導盲馬甲,被拴上導盲鞍,就會進入工作狀態(tài)。 徐女士說,在北京,她攜帶導盲犬進公共場所遭拒的情況會稍微好一點,地鐵、公交都可以上,但進入商場、飯店等場所時同樣有可能遭到拒絕,但經過溝通后一般會允許進入。但在其他地方,被拒絕的概率會高很多。“可能是導盲犬這種事物被接受的程度還不高?!?/p> 記者搜索發(fā)現(xiàn),徐女士的遭遇不是個例,在國內外都存在相同的事情。而且每年都有類似的事情發(fā)生。 作為餐飲行業(yè),如何對待導盲犬其實也有著自己的困惑。雖然知道導盲犬受過專業(yè)的訓練,不會對他人進行攻擊,但導盲犬是否攜帶疾病,是否會干擾到店內的食品安全,他們在心中是有疑問的。同時,也有一些顧客會對大型犬有畏懼心理。 不少網友表示,這類事不用上綱上線,還是對導盲犬宣傳不夠,以及網上報的惡性事件里,咬人前,狗主說的都是“我的狗不咬人”,咬了人接下來又怪是對方不懂狗的習性激怒了狗所以才被咬。 但是,從保障殘障人士權益的角度來說,讓導盲犬進入店內又是合情合理的。根據國際導盲犬聯(lián)盟的規(guī)定,1%以上的盲人使用導盲犬,可視為導盲犬的普及。 2012年,國家頒布的《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條例》第十六條明確規(guī)定,在遵守國家有關規(guī)定的前提下,視力殘疾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提供無障礙服務。 按法律規(guī)定,導盲犬可以出入公共場所,為何還經常遭拒?對于“導盲犬進公共場所被拒”的現(xiàn)象引起的爭議,《公益時報》聯(lián)合鳳凰網和問卷網推出本期益調查——導盲犬進公共場所屢屢被拒,你怎么看? 本次調查自11月22日下午16時開始,截至11月26日上午8時,共有1125名網友參與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導盲犬進公共場所被拒,約45%的人持支持態(tài)度,約35%的人表示反對,值得注意的是保持中立和無所謂的分別占到16%和19%,差距相對不是很大。 在選擇以上態(tài)度的原因上,35%的人認為公共場合有老人小孩,確實存在安全、衛(wèi)生等隱患。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認為導盲犬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是工作犬,應區(qū)別對待的占到了大多數(shù),占比約58%;不關心的占比相比非常微弱,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大家對于導盲犬的矛盾態(tài)度。 之所以有這種矛盾態(tài)度,認為可能是導盲犬這種事物被接受的程度還不高的占比35%;認為導盲犬身上應該佩戴專有的標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的占38%;認為攜帶導盲犬的乘車旅客在進站乘車時應主動出示相關證件的占24%。 網友留言: 閱微書院v:看完評論我想起了我的團長虞孝卿說的話了,無賞即無罰……規(guī)定不統(tǒng)一就是因為以前把地方慣的吧…… 一堆樟腦球:只能說對導盲犬的科普力度還是不夠吧,日本拍的導盲犬小Q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要讓一般大眾知道導盲犬的選拔和理解它們的工作。 懶咪房上睡:如果像海底撈那樣人性化服務,盲人和導盲犬都會被照顧得很好,兼顧正常人和殘廢人才是好辦法,而不是綁架大家與狗狗一個空間就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