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災后救助1377家社會組織貢獻暖心力量 今年第9號超強臺風“利奇馬”在浙江登陸后,造成浙江多地不同程度受災。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浙江全省共1028家社會組織、1.7萬人次參與轉移安置災民工作,432家社會組織、1.1萬人次應急救援受災群眾,1308家社會組織參與保障受災群眾生活,全省社會組織總計投入各類車輛、沖鋒舟等救災裝備3400多臺(艘),向受災群眾提供救災物資價值1500余萬元。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8月14日17時,全省各級慈善總會機構積極行動,共接收社會各界捐贈資金5808.20萬元,其中省本級1825.69萬元、溫州市3081.93萬元、臺州市792.74萬元、寧波市106.36萬元。 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全省登記的社會組織56456個,其中登記認定為救援隊伍的有百余支,慈善組織741個,各類慈善組織、社會工作機構、志愿服務組織等社會組織在現(xiàn)場救援、款物捐贈、物資發(fā)放、心理撫慰、災后恢復重建等災后救助過程中,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浙江新聞) 陜西:動員145家省級社會組織組建12個扶貧合力團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要“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構建“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今年6月,陜西省民政廳向省級社會組織發(fā)起了組建社會組織助力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合力團的號召,各省級社會組織積極響應,踴躍報名。截至8月12日,145家省級社會組織主動參與扶貧合力團。 陜西省民政廳將145家社會組織按照區(qū)域劃分為12個扶貧合力團,每個合力團由10家以上社會組織組成,以“多對一”方式集中幫扶全省11個深度貧困縣和牽頭包聯(lián)的洛南縣。扶貧合力團將圍繞產業(yè)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志愿扶貧、消費扶貧六個領域,充分發(fā)揮社會組織整合社會力量、調動資源和專業(yè)技術服務等方面的特長和優(yōu)勢,凝心聚力、聚焦精準,集中力量助力深度貧困縣(區(qū))破解脫貧攻堅難題。 目前,12個合力團已深入幫扶貧困縣開展了扶貧調研和初步對接,下一步將根據(jù)調研情況制定幫扶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扶貧活動,助力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目標圓滿完成。(據(jù)陜西省民政廳) 江西南昌:280家社會組織兩年以上未接受年檢 南昌市民政局于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對依法注冊的全市性社會組織進行了年度檢查。8月12日,南昌市民政局發(fā)布年檢情況公告。 南昌市小動物保護協(xié)會、南昌慈善總會等155家社會團體檢查“合格”,南昌市老年攝影協(xié)會、南昌市風箏協(xié)會等45家社會團體“基本合格”;江西育華學校、南昌市雷式學校等103家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年檢“合格”,南昌現(xiàn)代外國語學校、南昌市致遠雙語學校等59家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年檢“基本合格”。 年檢情況公告顯示,包括南昌市電子學會、南昌市水產學會、南昌市教育基本建設研究會、南昌市法學會等在內的117家社會團體兩年以上未年檢;包括江右藝術高中、南昌育英中學、江西省私立育才中學、南昌福山書畫院等在內的163家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兩年以上未年檢。南昌市民政局責令以上兩年以上未年檢社會組織于今年9月30日前完成改正,并接受監(jiān)督檢查,否則,逾期將依法予以撤銷登記。 (據(jù)《江南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