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2022年度廣東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名單公布。名單包括最美志愿者100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50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50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qū)50個。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工作者積極響應黨和人民號召,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進社區(qū)、走進鄉(xiāng)村、走進基層,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充分彰顯了理想信念、愛心善意、責任擔當,成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動體現(xiàn)。 南粵大地上,學雷鋒熱潮迭起,全省各地、各條戰(zhàn)線、各個崗位涌現(xiàn)了一批雷鋒式的先進典型。 講好“老廣”故事 馬雪萍是廣州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啟智服務總隊的副總隊長,心心之家分隊隊長。2013年10月,她加入荔灣沙面志愿服務驛站,曾擔任沙面驛站站長,現(xiàn)任啟智服務總隊黨員志愿隊隊長、沙面志愿服務驛站黨員志愿隊隊長。 沙面驛站地處旅游區(qū),作為“老廣州”的馬雪萍,在服務隊里是最年長的老隊員,隊員們都親切地叫她“萍姐”。 馬雪萍從小在沙面島長大,母親退休前是市兒童醫(yī)院護士,父親是樓長,從小在熱情相助的家庭氛圍中耳濡目染,形成了樂于助人的性格。 “2004年8月,我和幾個志愿者成立了一支服務隊,在廣州造船廠養(yǎng)老院開設了一個長期定點的志愿服務點,名為‘心心之家’,寓意著‘長者心、志愿心’。志愿者來到老人院,不但陪伴老人家,還耐心聽他們講故事,并且將一些新聞資訊與他們分享。我們還組織文藝表演,和老人家一起唱歌跳舞,與他們下棋、做手工、玩游戲,以激發(fā)老人家漸漸衰退的記憶力?!边@是馬雪萍曾寫下的一段話,道出了她的初心。 多年來,馬雪萍把旅游導賞作為志愿者服務首要任務,每個周六周日和節(jié)假日,學生團隊特別多,她就把學生團隊安排好,由骨干帶著一個小組先去認識周邊景點。另一組志愿者由有專業(yè)英語知識的大學生進行外語培訓,學習后,就帶著志愿者到沙面景區(qū)向外國游客介紹,例如廣州的景點、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熱情向游客推介優(yōu)選線路。在廣州召開世界財富論壇期間,沙面驛站負責接待嘉賓團,把西關文化推介給嘉賓,圓滿地完成任務。 “心心之家”是馬雪萍加入志愿者隊伍24年來,創(chuàng)下的眾多品牌項目中的一個。 多年來,“心心之家”志愿者堅持前往山區(qū)助學,驛站配合開展了幾次愛心義換活動,感召多家企業(yè)捐出物資用于義換。在幾次的愛心義換活動中,為山區(qū)學?;I集到文具、書包、課外書、雨衣、雨傘等大批物資。 寒冷的冬天與沙面武警中隊合作,給每位環(huán)衛(wèi)工人送保暖護膝、送姜茶;酷熱的夏天送清涼,為環(huán)衛(wèi)工人送涼茶;定期為社區(qū)長者開生日會;為社區(qū)長者設計了“平安出行卡”,將老人個人資料、日常常識、可聯(lián)系的社區(qū)和派出所電話等設計成一個平安卡,送給老人隨身攜帶……“沙面驛站從開站至今,不斷更新服務項目。每一項服務看似很平凡,但都很暖心,實實在在幫助到有需要的群體,而且能帶動大家共同參與。”馬雪萍表示。 熱心的“萍姐”用愛心和責任心贏得了居民的信任?!懊恳淮沃驹阜斩甲屛沂斋@很多,能帶給我成就感、滿足感,讓我覺得生活變得充實,生命變得更有意義?!痹谧罱囊淮沃驹阜罩校埜魑痪用衽笥鸭尤胛拿髦驹阜盏男辛?,奉獻文明真摯的愛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融入大灣區(qū) 青春勇?lián)?/p> 1996年出生于香港的黃梓威,從小時候起,就常常聽外公回憶從軍時與戰(zhàn)友一起支援祖國建設的故事。外公對祖國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在黃梓威心中播撒下一顆愛國的種子。他用志愿公益服務澆灌它,讓它茁壯成長。 2015年,黃梓威進入暨南大學學習。在校期間,他熱心公益,持續(xù)參加校內校外各項志愿活動,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動、福利院探訪活動、“心鄉(xiāng)匯”三下鄉(xiāng)義教活動等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與此同時,黃梓威逐漸成長,勝任了策劃人的角色。在公益活動中,他幾乎事無巨細都認真負責,從招新、新人培訓、策劃,到現(xiàn)場指揮、后期處理等多個方面均有涉及。 2019年8月,他從暨南大學畢業(yè),毅然選擇到西部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他通過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到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三師四十九團城鎮(zhèn)管理服務中心工作。在兵團,他參與義教支教工作、城鎮(zhèn)基礎建設、疫情防控工作、“三供一業(yè)”保障工作等。由于工作量大、人手有限,他每天奔忙于辦公室、外出走訪、工地之間,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他用辛勤和汗水獲得了認可:2020年,當選兵團第三屆青聯(lián)委員;2021年,獲選兵團第三師四十九團優(yōu)秀共青團員,并連續(xù)兩年獲得優(yōu)秀志愿者評級。 2022年,黃梓威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再次回到廣州,成為廣州市南沙區(qū)稅務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他去到基層一線,積極投身服務納稅人的事業(yè),負責退稅事前輔導及審核把關等工作,不遺余力地向廣大群眾宣講稅收優(yōu)惠政策,為減稅降費貢獻力量。同時,黃梓威繼續(xù)發(fā)揮為民服務精神,積極參與單位組織的“稅愛學子”“稅愛桑榆”志愿服務,為困難學子和退休長者送上關懷。2022年底,他主動請纓加入南沙區(qū)稅務局支援花都區(qū)、海珠區(qū)疫情防控志愿先鋒隊,在抗疫一線工作兩周多,為群眾提供溝通、核實、釋疑、接送等服務,協(xié)助轉運了近3000名新冠陽性群眾。 一直以來,他不僅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志愿服務的理念,還積極參加志愿服務事跡宣講,號召更多的港澳青年參與到大灣區(qū)志愿服務的火熱實踐中。黃梓威告訴記者,他將繼續(xù)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qū)志愿服務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 用行動守護“城市脈搏” 在不少人看來,“綠色衛(wèi)士”用來形容森林消防隊伍,而“藍朋友”則是用來形容城市居民身邊的城市消防隊伍。楊明川就是其中一員。 “以科技支撐城市公共安全。”在許多場合下,楊明川會這樣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職業(yè)。作為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團總支書記、城安智慧傳播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楊明川帶領團隊深耕社會應急科技領域。 2022年,楊明川在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業(yè)務指導下,依托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發(fā)起成立深圳市消防志愿者聯(lián)合會并開展實體化運營。 楊明川積極促進志愿服務與企業(yè)社會責任相融合,牽頭整合友寶、搜電等愛心企業(yè)資源,推出“黃金四分鐘”應急救援志愿服務項目,在全市鋪設4600余臺AED一體機,節(jié)約財政投入近8000萬元。 楊明川創(chuàng)新“小型站+科普基地+志愿服務站”消防基層宣傳模式,聯(lián)動中小學校開展常態(tài)化志愿科普服務,推動全市400多個小型消防站掛牌消防志愿服務站,打造“五分鐘可達”消防知識便民學習圈,拓寬消防志愿服務陣地前沿。 自2022年4月開始,他聯(lián)合消防救援隊伍,帶領志愿者團隊在深圳市羅湖區(qū)、龍崗區(qū)、龍華區(qū)等地開展多場消防志愿者助殘系列活動。針對殘疾人不同的消防宣傳需求,采用“靶向”宣教模式,向近700名殘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滅火器使用、火災逃生自救等志愿服務,派發(fā)定制版消防宣傳物料近3000份。 采訪中,當被問及參與志愿服務的初心時,楊明川說:“我是從貴州靠‘西部助學工程’等政策幫助下走出來的,現(xiàn)在在深圳這方熱土上,只是希望能夠通過工作上的努力,為社會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踐行‘雷鋒精神’。” 廣東省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度廣東省宣傳推選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活動歷時3個月,經(jīng)各地各單位擇優(yōu)推薦,專家評審,最終確定獲獎名單。從2015年至今,廣東獲評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126個,評出廣東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1556個。 無論是講好“老廣”故事的“萍姐”,抑或是融入大灣區(qū)、青春勇?lián)數(shù)哪贻p小伙黃梓威,還是用行動守護城市脈搏的楊明川,他們是各行各業(yè)的集體和個人的縮影,他們傳遞著志愿服務的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據(jù)《南方》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