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公益資訊
   第13版:公益資訊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這“救命的事”,在上海發(fā)生了600次
志愿服務,為夢想護航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公益資訊

第13版
公益資訊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這“救命的事”,在上海發(fā)生了600次

    尋常早間,兩家醫(yī)院的病房里,3臺儀器無聲運轉,長長的膠管里流動著殷紅的血液。

    通過儀器,逐漸分離出一小袋紅褐而透亮的物質——造血干細胞。這么一小袋,是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禮贈,能給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近日,上海市首次在同一天完成了3例造血干細胞捐獻。3位青年分別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中國紅十字會醫(y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上海市紅十字會醫(yī)院)兩處捐獻點完成捐獻,成為上海第598、第599和第600例捐獻者。

    據來自上海市紅十字會的數據,截至2023年10月上旬,中華骨髓庫(又名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累計庫容達328萬人份,已經實現超過1.6萬例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僅上海市分庫中,就有超過17萬名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志愿者靜候“髓緣”,時刻準備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贈禮。

    “我要入庫”很便捷

    “大家看,我們把這根棉簽在口腔里的四個地方刮一刮……”10月17日一大早,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虹口院區(qū),來自上海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李紅妹正比劃著棉簽采樣的動作,為面前19位捐獻志愿者講解通過口腔黏膜自主采集造血干細胞樣本入庫的方法。

    接受培訓的19位志愿者,是醫(yī)院的新入職護士、醫(yī)學管培生。

    上海市紅十字會志愿服務部副部長張懿介紹說,相較于以往的血液采樣方式,起源于歐美的口腔黏膜拭子采集方式,具有避免創(chuàng)傷、運送便捷、志愿者易于接受等特點。

    2015年起,上海市依托中華骨髓庫總庫支持,在全國率先應用了口腔黏膜采集方式。同時,探索微信報名口腔采樣,捐獻志愿者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上提交“我要入庫”的申請,紅十字會將采樣工具盒寄到志愿者家中,后者采樣后撥打紅十字會電話,便會有專門人員上門收取?!斑@樣做,志愿者不用負擔快遞費,只要確認自己的入庫意愿,配合采樣,樣本被保留下來送到實驗室,就登記進入中華骨髓庫了?!?/p>

    中華骨髓庫作為全球四大骨髓庫之一,面向全世界配型。張懿透露,目前中華骨髓庫上海分庫已經涉外捐獻20例,“還有2例面向美國患者的捐獻,現在正在走流程?!?/p>

    “有意義的事一定要做”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的病房里,上海市第600例捐獻者李新、第599例捐獻者潘鄧并排躺在兩張病床上。病床間,兩臺血液分離機正在運轉著,幾根長長的輸送管連接著捐獻者和機器,血液在其中一點點進行著干細胞的分離與采集。機器旁,醫(yī)師和護士全程監(jiān)測、調試參數。

    病床上是兩張年輕的面孔。捐獻者李新是“95后”,早在10年前就在一次獻血中加入了中華骨髓庫?!耙詾椴粫邢⒘?,沒想到現在配上了,很激動?!崩钚抡f,得知配型成功后,自己認真查閱了許多資料,希望做足準備,保證捐獻順利進行。

    潘鄧今年23歲,是在2021年8月一次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入庫活動中加入的中華骨髓庫,今年9月配型成功?!拔覐?月底到現在一直避免外出,就是為了減少外界影響,防止因為生病影響捐獻。”盡管手上還插著管子,但潘鄧看上去毫無倦色,談笑自如,“我感覺自己做了一件算是挺偉大的事情?!?/p>

    除了病房里的他們,樓上的登記入庫現場,19位捐獻志愿者的面孔同樣很年輕——他們都是“90后”“00后”,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21歲。

    來自安徽的張慧今年剛剛入職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得知醫(yī)院號召職工加入中華骨髓庫,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白鳛橐晃蛔o士,我在臨床上見過不少被血液疾病折磨的患者。在此前,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護理技能為他們減輕病痛。希望在今后,能有機會為他們提供另一種形式的幫助?!北M管怕疼,張慧覺得這并不足以成為自己的顧慮,“我覺得這件事情很有意義,是一定要去做的?!?/p>

    上海紅十字會志愿服務部工作人員趙國強告訴大江東工作室,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的報名年齡要求在18-45周歲,因此青年人是造血干細胞的捐獻主力。上海所有醫(yī)科院校在新生入學時,會將骨髓捐獻入庫登記納入入學教育,基于個人意愿組織集體登記入庫。上海有的中學,還將自愿登記入庫納入學生18歲成人儀式。

    社會知曉度支持度提升

    上海市紅十字會介紹,近年來,中華骨髓庫每年入庫保持在1萬例左右,并且仍在穩(wěn)定增加,主要來自于集體組織入庫和個人報名入庫兩個渠道,而兩類渠道每年占比不同?!拔覀儧]有指標規(guī)定要完成多少,現在上海市的捐獻報名全部是開放式的,面向全社會開放?!睆堒舱f。

    近些年,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社會知曉度、支持度都得到了明顯提升。張懿說,有一位北京的護士來上海取干細胞,出租車駕駛員看到她攜帶著有骨髓干細胞標志的箱子,就知道她是來取送造血干細胞的,讓這位護士很是感慨。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安檢等環(huán)節(jié)主動為運送造血干細胞的醫(yī)護人員提供服務,保障運送通暢。

    不少上海市民主動參與志愿服務。在登記入庫現場,一位穿著藍白馬甲的志愿者忙前忙后,配合工作人員的講解,指導捐獻志愿者進行口腔自主采樣。大江東工作室在交談中發(fā)現,他是一名主動報名參加紅十字會此次活動的社會志愿者,也是“入庫”10多年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八恢睕]被配型成功,就想用另一種方式來貢獻自己的力量,幫我們做宣傳、忙登記?!睆堒舱f,“這樣的志愿者,我們還有很多!”

    這些志愿者來自社會各行各業(yè),有人還是忙碌的外賣員、工地工人,盡管可能自己的生活狀況并非理想,但他們對于無償獻血、捐獻造血干細胞等公益事項都感到義不容辭。曾經有位從事二手房買賣的房產經紀人,為了花時間完成捐獻,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因為“這是救人一命的大事啊”。

    另一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的病房里,躺著第598例捐獻者李朱峰。他今年32歲,是松江區(qū)佘山鎮(zhèn)城運中心的一名網格監(jiān)督員,一直熱心于志愿服務,曾多次參加無償獻血。兩年前,他錯過了單位組織的登記入庫,便自發(fā)找到松江區(qū)紅十字會,悄然加入了造血干細胞志愿者行列。

    李朱峰是松江區(qū)佘山鎮(zhèn)第一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這次捐獻得到了單位和愛人的支持,“單位領導非常重視,給我批準了假期,還安排專車送我來醫(yī)院?!倍钪旆宓膼廴她嬇渴且幻t(yī)務工作者,對丈夫的選擇十分贊同和支持,特別是在了解到捐獻對象是一個小朋友后。她說:“我們家也有兩個小朋友。將心比心,我們知道小朋友生病對于一個家庭意味著什么?!?/p>

    在場監(jiān)測捐獻過程的醫(yī)務工作者楊女士說,多數志愿者并沒有什么醫(yī)學背景,他們積極參與捐獻,“很了不起!”

    認知誤區(qū)仍需破除

    在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宣傳與科普中,最大的困難還是在于人們對“捐骨髓”的認知誤區(qū)。“‘捐骨髓’聽起來似乎很可怕,其實就是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不是‘敲骨吸髓’?!壁w國強說,“我們不可能為了挽救一個生命,去踐踏另一個生命?!?/p>

    造血干細胞捐獻過程,其實是通過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細胞,與無償獻血中的機采血小板過程基本相同,即經血液分離機分離出所需要的血液成分后,其余血液成分會被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通過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細胞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捐獻前要注射藥物作為動員劑,這樣采集時對捐獻者身體的影響會大大降低。通常捐獻結束一兩周后,藥物就被完全代謝出體外,捐獻者將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張懿說,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采集量完全不會影響志愿者的身體健康。(據《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