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李慶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民政廳、教育廳、公安廳等16個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自2024年起,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 《方案》提出,到2026年,廣西要實現(xiàn)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精神素養(yǎng)明顯提升,監(jiān)護體系更加健全,安全防護水平顯著加強,以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需求為導向的關愛服務更加精準高效,基層關愛服務基礎更加堅實,服務保障和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服務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全社會關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氛圍更加濃厚,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權利得到更加充分、有效地保障。 根據《方案》,未來三年,廣西將重點實施精神素養(yǎng)提升、監(jiān)護提質、精準幫扶、安全防護、固本強基“5大專項行動”和“18項重點任務”,明確牽頭部門和參與單位,形成全社會關愛服務留守困境兒童的合力。 《方案》指出,各地民政部門要持續(xù)深化“牽手童行”——萬名愛心家長結對幫扶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公益行動,建立常態(tài)化的“愛心家長”結對幫扶機制。各地網信部門要在預防網絡沉迷等專題教育活動中,將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列入重點人群,引導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加強對兒童使用網絡、手機行為監(jiān)管。各級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相關部門要主動為困難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家庭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援助和維權服務,司法行政機關要建立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指導該類法律援助案件優(yōu)先受理、優(yōu)先指派、優(yōu)先辦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指導學校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重點研究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面臨的特殊困難和心理問題。各地衛(wèi)生健康部門要向學校提供心理健康相關知識培訓,進一步提高學校相關工作人員識別心理問題的能力。各地團委要深入實施“情暖童心”共青團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程。各地婦聯(lián)要推動社區(qū)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規(guī)范化建設。各地殘聯(lián)要優(yōu)先為有康復救助需求的低保家庭、特困供養(yǎng)的殘疾兒童、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yǎng)的殘疾兒童和殘疾孤兒、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提供手術、康復輔助器具配置、康復訓練等救助服務。各地應急管理部門要結合安全生產考核,督促各地各行業(yè)主管部門嚴格落實安全工作責任措施,提升群防群治水平。 《方案》要求,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的重要性,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屬地責任,加強部門協(xié)同,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資金保障。強化督促檢查,會同相關部門對各地對行動的實施情況進行調度和督查。加強相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措施宣傳工作,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