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6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公益資訊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6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中國移動開展公益守護行動推進“數字惠民”
康明斯中國:為殘障群體權益提供更多支持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6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公益資訊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6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24年09月2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國移動開展公益守護行動推進“數字惠民”

今年9月21日是第31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9月22日是第67個國際聾人日。21日,中國移動攜手中國老年保健協(xié)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ADC)在京開展了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暨國際聾人日公益守護行動。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導致認知功能逐漸退化的疾病。ADC數據顯示,伴隨老齡化不斷深化,我國已成為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現有患者近1000萬,預計到2030年將達3000萬。另據統(tǒng)計,我國也是聽障人士最多的國家,聽障人士約達2780萬,占全國殘疾總人數的30%以上。

   中國移動市場經營部副總經理孫世偉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移動不僅是5G技術的領軍者,更是踐行社會責任的模范企業(yè)。在快速發(fā)展的科技時代,中國移動以5G技術提升通信體驗,在智慧醫(yī)療、智能家居等領域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推動數字技術在生產生活中實現深度應用。中國移動始終致力于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服務優(yōu)化,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聽障人士等特殊群體提供更加智能、便捷、溫暖的生活方式,讓技術真正服務于人,讓科技成為改善生活質量的有力工具。

   在圓桌論壇環(huán)節(jié),中移互聯(lián)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斌表示,中國移動始終秉持“科技向善”“以人民為本”的產品設計理念,特別關注老年群體的數字生活需求,推動科技普惠。比如,中國移動云盤“老照片修復”功能,借助AI能力,幫助老年人留住珍貴記憶,體現“科技溫情”;超級SIM“守護寶”位置軌跡、電子圍欄、AI來電守護功能,輔助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和財產安全,助力解決子女照護難點,展現“科技關懷”;5G新通話的“通話字幕”功能,專為聽力衰退的老年人設計,幫助他們無障礙溝通?;顒悠陂g,中國移動攜手ADC推出公益線上活動,提供AD科普、記憶測試和數智適老服務體驗,用戶使用手機號即可通過中國移動認證一鍵登錄參與,雙方還將共同走進多個城市舉辦線下系列義診。

   據介紹,為貫徹落實國家對新時代中央企業(yè)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切實發(fā)揮央企“頂梁柱”作用,中國移動連續(xù)多年通過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深耕救助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愛‘心’行動”、支持鄉(xiāng)村教育的“藍色夢想”等品牌公益項目,同時打造了“中國移動公益”平臺。其中,“中國移動公益”平臺是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組織互聯(lián)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之一。該平臺積極探索“移動+公益+互聯(lián)網”新模式,以中國移動App為主要載體,為慈善組織提供募捐信息發(fā)布、信息管理等服務,為公眾提供“安全、便捷、透明”的互聯(lián)網捐贈服務。

   此外,中國移動還積極整合創(chuàng)新產品及業(yè)務,開展多項公益營銷活動。比如,2022年,中國移動發(fā)布“心級服務銀色守護計劃”,推出“適老歡孝卡、適老服務、公益講堂、感恩回饋”四項服務舉措。2023年,中國移動推出“數字惠民計劃”,推出“手機、套餐、服務、應用”四項惠民工程和“數字惠民禮包”;持續(xù)升級優(yōu)化10086視頻客服及語音播報等產品,為特殊人群提供暖心服務。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支持發(fā)展公益慈善事業(yè)。

   中國移動有關負責人表示,展望未來,中國移動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策部署,不忘初心,積極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堅持以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社會為使命,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各類公益項目,通過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產品、應用和服務,縮小數字鴻溝,推動社會福利和醫(yī)療服務數字化轉型,讓更多困境群體能夠享受到數字時代的紅利。 (李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