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新聞
   第03版:新聞
   第04版:黨建
   第05版:社會治理
   第0061版:社會工作
   第07版:社會工作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公益資訊
   第12版:新聞
   第13版:新聞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務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讓高原學子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教育援青記事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新聞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黨建

第05版
社會治理

第0061版
社會工作

第07版
社會工作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公益資訊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務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nèi)容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讓高原學子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教育援青記事

教育是點亮高原孩子未來的明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全國一盤棋,相互幫助,特別是沿海地區(qū)要幫助西部地區(qū),發(fā)達地區(qū)要幫助欠發(fā)達地區(qū),都要找準角色。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教育對口幫扶,要把孩子們培養(yǎng)好,這有深遠的意義。

   新時代以來,我國把中西部教育置于全國教育總體格局中優(yōu)先謀劃設計,保障每個孩子受教育的權利。記者近期在青海采訪了解到,教育援青行動持續(xù)發(fā)力,不斷探索新舉措、搭建新平臺,如燈塔般照亮了孩子們的未來之路,讓高原牧區(qū)學子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

  “學在他鄉(xiāng)”:與更廣闊的世界相遇

   到模擬駕駛艙體驗飛機駕駛,在蹦極繩提拉下感受在月球“漫步”……今年國慶假期,遼寧省科技館迎來一批來自雪域高原的孩子——沈陽市翔宇中學的“異地班”學生。

   他們多數(shù)是第一次走下高原,第一次來到科技館。這一課,讓他們印象深刻。

   “好多東西以前只在書本和電視上看過,這次不僅看到了,還能體驗互動!”在科技館里參觀,來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的更尕昂寶覺得“處處都很新鮮”,“我看了實驗秀,上了科技課,還見到了神奇的記里鼓車”。

   2008年起,受青海省教育廳委托,沈陽市翔宇中學開設“異地班”,青海高原牧區(qū)的孩子經(jīng)過報名、選拔,可以到遼寧沈陽接受優(yōu)質基礎教育。

   “高原牧區(qū)教育資源匱乏,但孩子和家長渴望得到優(yōu)質教育的心情是迫切的?!毕栌钪袑W負責民族教育工作的教師王成宏分享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2010年,玉樹地震后不久,王成宏帶隊去青海交接“異地班”相關工作。當時,震后條件還比較艱苦,晚上只能睡帳篷。深夜里,王成宏走出帳篷準備透口氣,卻看到令他難忘的一幕:帳篷外,靜靜地站著幾名學生家長。他們說:“王老師,怕還有余震,我們輪流在這里‘巡邏’保護您,讓您睡個好覺?!?br>
   “家長對老師的這種尊重讓我深受觸動?!蓖醭珊暾Z帶哽咽地說。

   “異地班”讓孩子可以接觸更加廣闊的世界。今年,共有466名學生從青海省玉樹州和果洛州各縣來到翔宇中學。

   “自信”——這是16歲的更尕昂寶來到這個學校最大的收獲。

   當班主任魏玉琪一頁頁翻看更尕昂寶的英文作業(yè)本時,欣慰地說:“從30分、50分,到如今還能拿滿分,更尕昂寶收獲了知識,也慢慢自信、陽光起來?!?br>
   據(jù)翔宇中學執(zhí)行校長韓丹回憶,十多年前第一批高原學子來到沈陽時,帶著青澀與懵懂,總是低頭走路。如今的孩子,會跑到你面前自信地說:“老師好!”

   不久前結束的翔宇中學運動會上,更尕昂寶懷著“為班級爭光”的心愿報了名,并在百米賽中第二個沖線。他還在籃球場上司職小前鋒,常和新結識的東北球友課后約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tǒng)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近幾年,青海省在省內(nèi)外異地辦班,涉及10余省市20多所學校,培養(yǎng)學生上萬人。

   “教育讓孩子們走出大山和草原,是民族融合的‘連心橋’?!表n丹感慨地說,來自五湖四海的孩子們共同學習、生活,收獲了知識,也收獲了友誼。

   至今,已有超過3000名青海學子在翔宇中學接受了優(yōu)質教育。在學校的會議室,一面錦旗格外引人注目。這是2008年至2023年全體畢業(yè)生共同贈送的,上面寫著:“十五春秋培育高原棟梁,海闊天遼銘記翔宇師恩?!?br>
  “飛地學校”:讓“平凡夢想”開花

   “考上中央民族大學”——果洛西寧民族中學高三一班學生葉西才讓的課桌上,一張便簽紙寫著他的高考志愿。

   葉西才讓來自果洛州甘德縣青珍鄉(xiāng),原以為考上大學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果洛州,地處青海東南部,平均海拔超過4200米,優(yōu)秀師資、優(yōu)質教育資源一度較為匱乏。

   2010年,上海開始對口支援果洛州。經(jīng)過長期探索,兩地決定在海拔較低、基礎條件更好的西寧建設一所寄宿制中學。果洛西寧民族中學便成為上海市和果洛州為高原牧區(qū)學子打造的“飛地學?!薄?br>
   同時,上海選派7名援青干部人才“組團式”支援這所學校,并面向全國招募優(yōu)秀教師。

   “學習生活環(huán)境改變了,教育資源豐富了,孩子們學習成績迅速提升。”來自上海、在青海工作近兩年的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校長常途說,這所學校2019年建成,2022年首批高考生本科上線率約68%,創(chuàng)下果洛地區(qū)的歷史新高。“2023年,學校高考生本科上線率突破70%?!?br>
   學校里,所有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不僅有音、體、美等專業(yè)教師,還成立了管樂團、空手道、機器人、書法等學生社團……

   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不局限于課堂。葉西才讓說,學校還會組織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我們還有去江蘇、上海等大城市研學交流的機會?!?br>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省果洛西寧民族中學考察時說,上海援建的這所中學,培養(yǎng)來自果洛牧區(qū)的各民族孩子,成效明顯,意義深遠。希望孩子們倍加珍惜這里的良好條件,心懷感恩、好好學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立志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努力為自己贏得人生出彩的機會?!翱倳浀囊笄嘘P懷,激勵著大家要努力學習、練好本領,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背M菊f。

   目前,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的辦學經(jīng)驗正在復制推廣。毗鄰西寧的青海海東市,江蘇、上海、青海三地攜手打造的另一所“飛地學?!薄搴|中學正在加緊建設。

   果洛州教育局局長久邁旦增介紹,學校預計可容納3000名學生,是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的3倍多,這兩個學校將來可承載果洛州高中教學人數(shù)的一半以上、初中教學人數(shù)的五分之一。

  “志愿教師”:在大山里點亮希望

   上升2.9個百分點!

   這是果洛州民族高級中學今年高考本科升學率相比去年的積極變化。在援青教師努力下,僅用3個月的時間,學校教育資源力量明顯增強。

   教師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

   今年2月底,55歲的上海市魯迅中學數(shù)學教研組組長羅天華,和11位上海教師赴青海開展“組團式”教育對口幫扶工作。作為果洛州民族高級中學“數(shù)學學科工作室”負責人,上完第一節(jié)課后,羅天華有兩個感受:孩子們很認真但基礎薄弱;學習很努力但不善于思考和提問。

   對此,羅天華與其他援青教師仔細研討,帶領本校老師調(diào)整教學思路:以增強孩子學習動力與信心為導向,重塑學業(yè)水平評價體系……

   教學策略調(diào)整,效果明顯。課間,不少孩子抱著習題冊,圍成一圈請教老師?!斑@場景以前幾乎看不到,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被‘點燃’了?!惫迕褡甯呒壷袑W數(shù)學教研組組長多杰才旦感慨頗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皠倎頃r頭疼,現(xiàn)在也時常睡不著覺,不過一看到孩子們成績提高,我就動力滿滿?!鄙虾T嗾Z文教師蔣紅武說。

   蔣紅武還與果洛三所州屬高中的6位語文教師組成教研團隊,共享資源、共同進步。“只要當?shù)乩蠋熡刑嵘龢I(yè)務的需求,我們會調(diào)動各方資源全力以赴。”蔣紅武說,今年她將帶領果洛州大武民族中學教師代表赴上海開展教研活動,共享最新的教研成果。

   一批又一批人接續(xù)不斷的努力,終將收獲豐碩的果實。

   2010年以來,上海、北京、江蘇、天津、浙江、山東等省市不斷深化教育援青工作,先后選派近2000名教師來青支教,培養(yǎng)教學管理、教研、教師骨干8000余名,為青海省的教育事業(yè)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與動力,讓高原牧區(qū)的孩子綻放更加絢爛多彩的夢想。

  (據(jù)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