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斌是四川成都市武侯區(qū)善工家園助殘中心(以下簡稱“善工家園”)的創(chuàng)始人,善工家園每天為270多名“孩子”提供托養(yǎng)照料、生活技能和社會技能康復訓練以及就業(yè)培訓等。 “雖然他們很多都成年了,但我們依然叫他們‘孩子’?!焙罂谥械摹昂⒆印?,是指3—59歲的心智障礙兒童和成人。 根據中國殘聯統(tǒng)計數據,我國有1200萬—2000萬名心智障礙者(包括智力障礙、發(fā)育遲緩、唐氏綜合征、孤獨癥等)。 “善工家園的這270多個孩子里有一半都是孤獨癥,他們存在認知、表達、溝通、學習和社會互動等障礙,是失能程度最重、照護壓力最大的群體之一,同時也是困難群體里最邊緣化、困難最多的一個群體?!焙笳f。 “陽陽,吃飯了沒得?”“超超,你今天耍得好嘛!”胡斌一走進善工家園的教室,就熱情地和特殊“孩子”們打招呼。 盡管得到的回應可能是一聲尖叫、一段含糊的發(fā)音,抑或一通手舞足蹈,但胡斌和老師們依然每天熱情地和“孩子們”交流互動著。 “全托是我們的重點任務之一。我們服務的大部分特殊‘孩子’都是重度甚至極重度心智障礙,他們生活自理能力弱,社會技能缺乏,很多無法進行良好的情緒行為管理,甚至有的‘孩子’有一定的攻擊行為?!焙笳f。 王穎給女兒在善工家園找到了“避風港灣”。記者走進王穎女兒所在的教室,在老師的指導下,王穎的女兒正在練習扒蒜?!斑@是在鍛煉她手部的協(xié)調能力,練習很久了,是托養(yǎng)生活中的各種訓練科目之一?!蓖醴f女兒的老師解釋說。 王穎的女兒在這里找到了很多“同伴”,肢體能力、認知能力和生活技能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跋M乒ぜ覉@這樣的機構越來越多,更希望善工家園能夠一直在。等以后我不在了,孩子也可以適應沒有我的生活?!蓖醴f說。 楊淑華是善工家園的一名特教老師,她至今記得帶教的第一批孩子中一個患有孤獨癥的孩子:“妞妞無法控制自己,大喊大叫,情緒隨時爆發(fā)。我無法和她交流,她會不停地重復著一句話‘媽媽敷面膜’,又會突然說‘找姨媽,找姨媽’……我不明白她在說什么。 后來,楊淑華把妞妞每天的行為、語言等一一記錄下來細心研究,努力尋找這些碎片化的語言行為與妞妞自身的情感關聯,終于漸漸明白了妞妞獨特的語言。原來,“媽媽敷面膜”表示妞妞覺得孤獨,想要找玩伴;“找姨媽”意味著她想要出門…… “我們這里的孩子,都很特殊。很多詞匯都需要重復幾百遍,他們才會明白。雖然想要和孩子們相處好、得到他們的信任和依賴并不容易,但是一旦得到他們的認可,他們回饋的就是最純真的愛?!睏钍缛A說。 在善工家園,“孩子”們或在走廊自在穿行、或在教室跟著老師指導專心玩?;蛴柧殻麄兊难凵窭锿钢柟?、動作上表達著熱情。 善工家園是2011年在成都市武侯區(qū)注冊成立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擁有特殊教育、康復治療、心理支持、行為矯正、生活照料和專業(yè)社工等崗位的96名專職員工,有5500多名注冊志愿者和1000多位捐款人。目前是西部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涉及智力殘疾人服務項目類別最多的專業(yè)化助殘社會組織。 “善工家園承接運行著武侯區(qū)殘疾人服務中心的心智障礙人士生涯服務項目,項目場地由政府投資建設,費用補貼由武侯區(qū)按照家庭經濟狀況和殘疾人等級補貼到每個接受托養(yǎng)服務的家庭,通過購買公共服務,由善工家園具體運營,提供對心智障礙人士的餐飲照料、康復訓練、心理疏導等全日制托養(yǎng)服務?!焙笳f。 善工家園會針對每個“孩子”制作特殊兒童個別化教育計劃和成人的個別化服務計劃,致力于讓每個心智障礙人士獲得豐富且有尊嚴的生活。 “也許‘托養(yǎng)’這個詞誤導了很多人。針對心智障礙人士,托養(yǎng)不是簡單的吃喝照護,更不是‘關起來’‘管起來’。我們在做的托養(yǎng)實際上是一種校園式社會化的集體生活模式,服務內容包含人際溝通、社會技能、居家生活、休閑生活、社區(qū)生活、實用學科、健康維護、工作人格在內的多個領域?!焙笳f。 讓這些特殊的“孩子”融入社會,是善工家園的目標之一。“為了讓‘孩子’們具備更好的生活能力,我們準備了社區(qū)活動、定期購物、做家務、掌握社交常識、與社會資源互動等多種訓練。同時,我們還為輕度心智障礙的‘孩子’提供職業(yè)重建,希望能幫助他們真正回歸社會,像正常人一樣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去?!焙笳f。 (據人民網) |